Zpx

香港墳場 導賞

 · PDF 檔案

究香港墳場的人,他曾以埋葬在香港墳場的 英國軍人作為研究的對象。丁新豹對歷史有 濃厚的興趣,主張「活讀歷史」,認為墳場 導賞可認識宗教、歷史和民族各方面的知 識,「香港發展迅速,偏偏很多墳場百多年 來無甚改動過,很值得探究。」香港墳場

【專題籽:胚芽故事】「香港有很多有人情味的不同故事,隱藏在城市之中,希望好像尋寶一樣找故事。」溫佐治和陳達芬妮,兩年前與另外兩個中學同學,一起成立了facebook專頁「程尋香港」。堅持每月舉辦一個公眾導賞團,帶香港人認識真正香港歷史。

香港墳場,俗稱跑馬地墳場,是香港的墳場之一,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,跑馬地馬場對面,鄰近有印度教、拜火教、天主教及回教墳場。該墳場的土地在1841年已有人安葬,首位使用者是英國軍艦響尾蛇號艦長William Brodie,至1845年該墳場才正式開放,為

歷史 ·

香港墳場樹木及文化導賞 2015年1月31日(星期六) 簡 介 香港在1842年開埠,1845年跑馬地香港墳場啟用,歷史悠久. 在漫長歲月中,戰亂頻繁,病毒叢生。兩次鴉片戰爭,海盜橫行,太平天國(1851年),辛亥革命(1911年),日本侵略,第二次世界大戰。

香港公共圖書館、海濱文化導賞會及灣仔區議會合辦 備註: 粵語講述,請報名登記。報名方法:報名表格可於2016年10月12日起在駱克道公共圖書館及黃泥涌公共圖書館索取。截止日期為2016年11月4日。 查詢電

香港故事館 – 灣仔/中上環社區文化導賞報名表 香港故事館 – 「WE嘩藍屋」導賞團報名表及活動須知 家長/監護人同意書 凡報名灣仔社區文化導賞團, 即可申請「時間關係」小館及「本地薑」素食店團體訂購優惠, 詳情請參閱以下訂購表格: 社企餐廳:「時間關係

活動簡介: 想起墳場遊,大家可能會以為是靈異遊或探險團。但其實香港史蹟處處,遊墳場絕對是個認識香港發展史的好選擇。 導賞團帶你走進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墳場,細說不少香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東、何啟、郭士立、遮打的事蹟,由名人故事牽出香港歷史的發展。

Tomo的快樂宇宙 跑馬地香港墳場 筆記 探墳日期:2016年11月12日 地點: 跑馬地香港墳場 出發時間:早上11時30分於墳前正門集合 回程時間:視乎你跟的導賞團,也視乎你想看多少,小妹跟的這團時間大約2小時。是次我跟的導賞是圖書館舉辦的,在門口集合後,管理員稍作簡介,就把咪交給今天的導賞

【本報訊】中國人忌諱談及死亡,彷彿生死間有條「楚河漢界」,不得擅自闖進。有機構主動踏進生與死的邊緣,在香港最古老的墳場辦攝影導賞,藉攝影藝術教育年輕一輩面對生死,透過閱讀逝去者的墓碑反

開埠初期傳奇女子 小記跟隨鄒頌華的導賞團,沿黃泥涌道步進跑馬地香港墳場。在林蔭下墓園布局猶如外國庭園一樣,中央處保留昔日噴泉裝置,沒有半點陰森感覺,反而恬靜安詳。在眾多墓碑之中,唯獨一處十字架塌下雜草叢生。

二萬六嚴選30墓 香港眾多墳場中,Alan獨獨選了1845年正式開設的香港墳場作導賞地點。「首先香港墳場可公開俾人進入,又近市區交通方便,且以花園墓園為主題,貫徹西方墓園可隨時參觀散步理念,一啲都

考察導賞員的話 在粉嶺任教將近七年時間,這次的考察之旅還算是首次登上和合石。短短的三小時考察裡,讓我這位對和合石毫無認識的人,留下深刻的印象! 首先是金塔段,整個金塔段讓我深深體會到傳統的

香港墳場細味歷史導賞-記者 朱慕霞 謝嘉恩 編輯 陳詩敏 攝影 謝嘉恩 [永久失效連結] <> 第87期 2008年12月 33-35頁 墳場與香港的發展:從跑馬地香港墳場到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(講者丁新豹博士)2007年10月27日, Lecture Series on Public

簡歷 ·

每年「哈佬喂」都係玩鬼屋?Out唔Out呀?如果想挑戰膽量,行墳場夠晒直接喇啩!大家唔使驚,跟實由《Lonely Planet》旅遊作家鄒頌華的導賞團,光天化日下走入跑馬地香港墳場,從古老兼奇形怪誕的碑石背後,認識開埠早期的香港啦。

***** 近年來隨著香港社會對殯儀禮教文化日益普及,致墳場導賞團活動異軍突起,打破世人傳統禁忌,聯群或結隊無忌諱去「天國」之地參觀,除 瞻 仰已故名人墓、對 先人 和不幸者 達 禮數之誼外,亦可親身了解人生路階梯的必終究竟,參悟 【今生相愛於

作者: Olive Jade

「香港墳場探索系列導賞 :薄扶林基督教墳場」 自辦 2011-10-8 風俗通通識 – 全港中學生專題探究報告比賽 配合教育活動:專題研習工作坊 — 從社區考察出發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

陳天權 曾任職新聞工作,同時喜好闖蕩旅遊,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國家。近十多年來回歸本土,探索歷史、建築、宗教和風俗。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碩士課程,畢業後轉職自由撰稿人,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、文物課程導師和地區歷史導賞員。

旅遊發展局(旅發局)自2012年起推出「新旅遊產品發展經費及非經費資助計劃」,協助推廣具香港特色的旅遊行程 [9];旅發局網站亦推介盂蘭節、打小人、大坑舞火龍等道地文化項目 [10],並為旅客提供遠足及單車導賞團。[11] 香港也有不少熱心的年輕人經營

墳場導賞員劉李林(右一),帶着二十多名中學生,操入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,生鬼地講述墓碑背後的故事,為的是傳播香港歷史。 壹號專題 探墳尋性搵鬼 古靈精怪探秘遊 內地土豪湧港,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,一些人會走上街頭抗議,變身保衞家園戰士,另一些人則開始熱衷尋找本土文化。

 · PDF 檔案

Cultural Visit to Local Cemetery 香港墳場導賞 3 SW-20141027 A group of students paid a visit to the Hong Kong Cemetery (香港墳場) to learn the history and anecdotes of British Hong Kong. Through stories of the people who have passed, the tour guide

12月公眾導賞團「講事講「碑」- 香港墳場遊」活動簡介: 想起墳場遊,大家可能會以為是靈異遊或探險團。但其實香港史蹟處處,遊墳場絕對是個認識香港發展史的好選擇。 導賞團帶你走進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墳場,細說不少香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東、何啟、郭士立、遮打的事蹟,由名人

藝術工作坊、分享會、導賞 團等,教育大眾認識藝術同時, 反思背後的歷史價值,入住 V54 年期 1-12 事隔十年,心裏不禁好奇,香港墳場 教堂內貌是否如劇集所見般,一模一樣? 心中泛起再度次造訪念頭,轉念一想,墳場乃先人安息地

香港墳場樹木及文化導賞 2013年10月6日(星期日)取消 簡 介 香港在1842年開埠,1845年跑馬地香港墳場啟用,歷史悠久. 在漫長歲月中,戰亂頻繁,病毒叢生。兩次鴉片戰爭,海盜橫行,太平天國(1851年),辛亥革命(1911年),日本侵略,第二次世界大戰。

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、基督教文藝出版社、中國基督教史學會主辦之「此世與他世之間」墳場考察,於三月二十三日(禮拜六)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二時,於跑馬地香港墳場舉行,是次考察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邢福增帶領導賞,並與

專營本地深度遊的「活現香港」首次與call車App快的合作,在萬聖節當晚推出首個的士猛鬼導賞團,派出王牌導遊「墳場姑爺仔」帶團友搭嘩鬼的士「媾死女」,遊走薄扶林道墳場、前東城戲院、聖璐琦書院、高街鬼屋等,讓港青深層次認識香港歷史。

《跑馬地墳場導賞遊》 各位早晨!多謝大家一早黎到參加我地嘅導賞團! #TheWanchaiCommons #灣仔廣義 #Wanchai #灣仔 #漫遊灣仔 #墳場導賞遊 #

【冬季篇】11月公眾導賞團「生死教育墳場團」 在香港,清明節和盂蘭節這些傳統節日均以不同形式悼念逝者,安靜地追思往生的親朋好友,讓亡靈得以在極樂世界得到慰藉。 「生死教育墳場團」帶你走進墳場認識碑石中的記號,了解香港殖民地的歷史及訪尋名人烈士的故事。

【香港墳場導賞團|Hong Kong Cemetery Cultural Tour】 香港墳場是開埠後的第一個公眾墳場,早於一八四一年已有人於此安葬,服務香港至今一百七十六載,見證我城變遷。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,香港急速發展,教育、醫療、議會等社會制度逐步豎立,成為

另一方面,他亦參與了一年墳場導賞團。「真的不好意思,愈來愈多人到墳場,可能會『騷擾別人』!但我認為行墳場的樂趣,只植根於一樣事,就是一定要對香港歷史有認識,特別是名人。

近年我和朋友進行了一個「香港少數族裔墳場研究」,用來了解香港涉外關係史,其中一個探討重點,就是位於跑馬地的拜火教墳場,在那裏還奉獻了帶導賞團的人生第一次。 拜火教徒來到香港,甚至比英國人

抗戰故事 一目了然 曾多次於墳場作導賞活動的Desmond又表示,墓地是最好的歷史教材,而遊人最有興趣研究的,正是那些墓碑上的軍徽︰「細看墓碑上的蛛絲馬迹,可引起無限幻想與好奇心。例如刻有像『梅花鹿』軍徽的墓碑,代表死者來自英國高地的軍隊,為何他會在抗日戰爭期間為港捐軀?

「維多利亞城(香港)可被稱作世界上最國際性的城市、在街道中隨處走上一個小時,能見到的各族人士,比在五旬節看到的得還多;各膚色和宗教信仰的摩肩接踵、和平相處。

雖然近年陸續有團體組織墳場導賞,讓市民一窺香港的過去,屬可嘉之事,但在華人社會,墓園遊畢竟是小眾玩意,要能辦到像倫敦的海格墳場(High

導賞有角度 助學習歷史 香港史學會成立於2005年,多年來透過導賞團、講座、課程及出版推廣歷史。近年亦有參與電視、電台、網台節目,從多角度介紹香港故事。他表示,導賞團與旅行團的最大分別是導賞的主題非常清晰,可以是歷史事件、人物或遺跡。

公眾人士前往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 轄下墳場,請遵守以下守則: 請勿特寫拍攝龕位或墓地石碑資料或相片,並作公開發放; 未經本會許可,不能在墳場內進行導賞拍攝或舉辦任何形式的公開活動。參觀墳場或拍攝的申請可按此下載表格; 保持墳場環境寧靜清潔,並需自行清理祭品或其他物品。

跑馬地的香港墳場 (鍾式明攝)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 (鍾式明攝) 灣仔聖佛蘭士街 (鍾式明攝) 在熱鬧無比的銅鑼灣、灣仔中心,有著謎一般的傳奇,寧靜的墳場與刺激的馬場成強烈對比,所指的就是位於快活谷跑馬地的香港墳場。

December 11th, 2018 赤柱國殤紀念墳場文化考察團 (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) 文化古蹟導賞團, 最新活動 位於赤柱半島的「赤柱國殤紀念墳場」,是香港開埠初期的軍人墳場之一,屬「英聯邦戰爭公墓委員會」所管理,最初主要安葬駐港英軍及軍眷。

-導賞團:活現香港提供的主題導賞團涵蓋的範疇多不勝數,包括藝術、歷史、政治、時事等。就算是特別的主題及喜好,我們都能滿足不同的顧客需要,例如我們曾以墳場、中國鬼節、著名作詞人黃霑的傳奇為題,舉辦了一系列主題導賞團。

對很多人來說,在墳場舉辦導賞工作是不可思議的事,大部分人的直接反應都是認為去墳場沒甚麼好看,亦怕會沾染一些不吉利的東西回家。然而,對兼職墳場導賞員譚蘭來說,卻別有一番意義。 譚蘭經常會帶不同人士出入墳

活着看生命 墳場導賞認識生命 撰文:聖雅各福群會項目發展經理劉李林 對很多人來説,在墳場舉辦導賞工作是不可思議的事。大部分人的直接反應都是認為去墳場沒甚麼好看,亦怕會沾染一些不士口利的東西回

10/11/2017 · 他偶爾憶及自己旅歐時去墳場閒坐,也提到跑馬地的香港墳場值得看的墓不少,有納粹黨人,也有共濟會員。2006某週末,他約友去看香港墳場,我好奇又好史,趕及在半路相遇,第一次進香港墳場訪古。他提過的墓碑,都一一得見。 納粹黨人墓,香港墳場

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楊衢雲墓旁設說明牌(附圖)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(九月二十日)在跑馬地香港墳場楊衢雲無名墓旁豎立說明牌,以配合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,讓市民更了解清末革命歷史和這位革

香港墳場充滿生態旅遊機會 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教育委員會主席吳振揚先生,於8月16日應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邀請,發表對香港墳場生態旅遊機會之初步探討結果,並提出一些意見。身兼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的吳先生認為,墳場生態旅遊可簡稱為“墳遊”,基本上可以配合目前

由香港史學會協辦 每座墓塋都有一段故事,每個墳場就是不同的集體故事。香港地方雖少,但墳場就有公營、宗教、慈善、族裔、商業、軍人、社團等種類,頗能顯映香港近代史的多元文化面貌。是次導賞團,鄧博士將藉墓塋主人的有趣故事,解構香港近代史。

申請拍攝 申請在華人永遠墳場進行拍攝 參觀墳場 申請參觀墳場及導賞服務

「維多利亞城(香港)可被稱作世界上最國際性的城市、在街道中隨處走上一個小時,能見到的各族人士,比在五旬節看到的得還多;各膚色和宗教信仰的摩肩接踵、和平相處。

考察導賞員的話 在粉嶺任教將近七年時間,這次的考察之旅還算是首次登上和合石。短短的三小時考察裡,讓我這位對和合石毫無認識的人,留下深刻的印象! 首先是金塔段,整個金塔段讓我深深體會到傳統的

19世紀英法興起在城郊開闢墳場的熱潮,成為西方園林的重要類別。始建於1841年的香港跑馬地墳場,以樹蔭、水池、青草、小徑和教堂塑造幽靜及嚴肅氣氛,加上以工藝非凡的墳墓及石雕帶來讚嘆及緬懷。安息在此的包括不少主導香港歷史的華洋名人。

「程尋香港」是由4名本地80後籌辦的組織,每月舉行導賞團,帶大家發掘香港值得欣賞的可愛一面。不少香港人都是「旅遊精」,對於日韓台歐美的名勝美食隨時清楚過導遊,但問到香港除了樂園、商場外,還有甚麼值得遊覽的地方,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口啞啞!